百度中文网>民国之国术宗师> 第二十一章 三种架子

第二十一章 三种架子

作者:王清谈

推荐阅读:剑逸回到80,从春晚开始重生之秦朝败家子香辣农女:汉子,娶妻吗!飞纱落蚀骨帝王爱携带吃鸡系统闯无限穿成娇气包后我又被惦记上了鬼公子的青天明月巫旅开局:我在末世有座城乡村逍遥神医快穿大佬崩人设后浪飞了混迹修仙千宠百娇不如永结同好女主她画风崩了极限异化我的直播寻宝系统爱来已迟暮请,叫我大圣

一秒记住【百度中文网 https://www.bdzw.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个人左手提刀,抱在怀里,先做了个自我介绍了。
    他姓齐,叫齐东赫,在山东某县的国术馆里学了两年。
    刚从山东过来没多久,在这边有生意做。
    齐东赫说,他在国术馆里学到的东西挺多的,除了拳脚,还学了不少器械,其中就有几套刀。
    挺说都是武术界很挺有名声的刀法,却从没有见过刀法的用。
    他也挺喜欢用刀的,所以请王洪看一下,他之前学的东西,到底有没有用?要是没用,就不用天天舞来舞去的浪费时间了。
    早期的拳场、拳社、拳馆、拳房,都是传统教武术的地方,还有很多江湖上的讲究,师徒传承,怕坏了名声,一般不敢教花架子。
    从1920年开始,从上往下推广国术馆,都是以这些老拳师们为首创办,多数还是按师徒关系培养的。
    可这两年国术馆越来越多,就开始是按学校的方式教育学生了。
    新开的国术馆,有很多人是当成生意做,会上几套拳脚就开了馆。
    此外,在国术馆学了几年,返乡后开国术馆的也不少。
    这里,就有不少武术教师并没有实战能力,只是能教学生套路。
    自己不清醒,又教出来了很多糊涂人,到了后世却又被徒子徒孙硬捧成了大师。
    想分辨这些国术馆的人是真大师还是假大师,比较简单。
    查下1937年前的各省和全国的国术比赛、国术活动、国术名人记录中有没列入其中,就能知道其水平。
    因为这些活动,不少是硬性要求各国术馆派代表参加。
    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连同道都不知道,那就有问题了。
    所以,齐东赫这遇师不淑的现象很常见。
    王洪见他说的诚恳,便让他下场表演一下。
    大家让开了场地,齐东赫下场后,先是团团拱手,随后静立片候,练了两趟刀法。
    只见他刀招沉猛、银光闪闪、虎虎生风、大开大阖、舞动飞速、时防时击,不时的跺脚与跳跃,地面发出低沉的声响,每个招式亮起相来英武逼人。
    两趟刀耍的都很利索,可王洪在心里直摇头。
    齐东赫没有遇到过明白人,他的刀法有两个大问题:一个是身法因为那些亮相动作全都废掉了,二个是因为追求好看,所以刀离开了身体。
    俗话说月棍年刀一辈子的枪,刀好象是比较好学的一种兵器。
    但是,这话要精解时,最好拿来专指见识。
    学一个月棍法的人,见哪家棍法都没有特别出奇的,缺的是自己没练到、没想到、用不出来;刀要练到一年,才有这个感觉;而真正的长枪名家,一辈子都在四处寻找更高明的枪法。
    可真正说这三样哪个最难练到顶的,却还是刀剑这些短兵。
    原因正是那句:短不接长。
    三国时有很多用剑高人,可在这之后,剑术散佚的厉害,短兵走向了下坡路,周礼中所说的(持剑)虎贲士不复出现。
    双刃长剑成为了文人情怀,单刃长刀成为了佩身兵器与工具的结合体。
    齐东赫练完刀,就站在那里看向王洪。
    王洪却一时哑在那里。
    要说出齐东赫练的好不好,说真话打击人也得罪人,可说假话?他还没学会。
    他在在心里酝酿了半天,就换了个方式。
    拿起木棍,慢悠悠做了个花步缠头裹脑的动作。
    周围的学刀的人觉得他的动作步法很大,刀却很小很紧,总觉得不敞亮。
    李帅就问:“这招我练过,怎么你练的身子不直起来,刀还贴着身子哪?”
    王洪直摇头。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