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中文网>天唐锦绣> 第四百三十九章 教育改革中

第四百三十九章 教育改革中(第2页)

作者:公子許

推荐阅读:废材七小姐:帝尊大人,轻点爱斗武乾坤[娱乐圈]所谓竹马这种生物修炼狂潮余生很长,有你不慌帝后世无双宰执天下都市超级神尊婚嫁总裁斗战狂潮海洋修士末日乐园捡个女神总裁当老婆我的时空旅舍我和我的冒险团清宫妃歌:德天毒后我在霍格沃兹背论语万界装逼帝师系统神武至尊重生九零之军长俏娇妻

一秒记住【百度中文网 https://www.bdzw.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的“六艺”
    。
    春秋时期孔子开私学也授六艺,可见儒家对其并不排斥,只是不重视而已。
    直至明清两朝,算学才完全被弃若敝履……
    事实上,隋朝时期便曾一度把数学纳入了科举范围。
    隋开皇初年,决定国子寺辖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
    到了唐朝,李淳风编订了十部算经,归结前人经验,作为官方教材。
    让数学入科举,数学过关就可以做官,这在当时,可说是开了世界之风气。
    尽管那时数学还不是很发达,但先把架子搭起来,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沿袭、发展到今天,难保不会成为数学大国,进而推动与此相关的科学进步。
    更甚至,几个诺贝尔数学奖、物理奖都到手了……
    但奇怪的是,到了晚唐,明算科考试停止了。
    本有可能大踏步前行的数学科目,在中国戛然而止,此后只靠几个民间数学爱好者支撑。
    停考的原因是,应试的人太少……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朝廷做了个规定,国子博士的官阶是正五品上,算学博士的官阶却是从九品下,是官阶中最低的一级。
    其间,算学馆停了开,开了停,没有个连续性,学生们也觉得没意思,老师才是从九品的芝麻官,学生还不得憋到二十品去啊?干脆另谋出路吧!
    为什么历代当政者都不重视以数学为中心的科学,而只注重玄而又玄的国学、儒学呢?要我看,全是因为数学对于专制制度毫无用处。
    一样的国学典籍,你可以这样理解,我可以那样理解,每个统治者都能随便发挥,拿来为我所用,将其变成专制统治的护身符。
    天文学也是如此。
    编订《算经十书》的李淳风同时还是个天文学家,他居然可以根据天象推断出武则天在四十年后要篡位,但星星的位置跟武则天篡位有个毛的联系吗?
    没有,反正天象就这么说……
    国学的功能类似。
    为什么大臣必须效忠皇帝?没有理由,儒家经典就是这么说的,你就得这么做。
    相比之下,数学就不行了,因为一加一等于二,所以就应该由我当皇帝,这不像话。
    为了像话,统治者们纷纷把数学扒拉到一边去了……
    李二陛下也是统治者,但是可惜,他遇到了房俊这个“蛊惑者”
    ,将他的路给带跑偏了……
    至于房俊是如何说服在科举考试之中加入算学和武举,其实很简单,他只是问了李二陛下一句话。
    “陛下以为,凭借那些手里捧着四书五经孔孟礼乐的儒生,将这个帝国治理得繁花似锦震古烁今,需要多少年?”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