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中文网>将夜> 第一百零七章 不变的人与事

第一百零七章 不变的人与事

作者:猫腻

推荐阅读:香江一九八四酒神问镜最强狂少超能小保安邪魅总裁独宠成瘾吞噬星空一夜弃妃妙手玄医极品草根啸天都市生活录走私大明征服游戏:野性小妻难驯服我的第三帝国1001次神秘诱惑:睡吧,国民夫人最后一个道士Ⅱ娇宠王妃近战保镖强娶豪夺:黑帝的千亿宠儿最强敛财专家

一秒记住【百度中文网 https://www.bdzw.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秋风拂着微黄的落叶在庭院间滚动,李青山把目光从落叶处抬起,望向不远处的皇宫城墙,眼睛微微眯了起来,拿出一块白色方巾掩着嘴唇,轻轻咳了两声,然后仔细把方巾叠好,藏进袖中。
    他是大唐国师,地位尊贵,在长安城里却是出了名的好戏谑,只不过随着皱纹的增生,他看着明显老了,也沉默了很多。
    想着这一年里去世的那些老人,李青山的眼中浮现出一丝忧虑,虽说生老病死是自然之事,但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离开了这么多位故人,还是令他感到有些唏嘘,而且身为昊天道南门观观主,不免担忧这会不会代表了某种天意。
    宫中皇帝陛下看似健康,但实际上身体已经是一年不如一年,许世这两年更是老的愈发厉害,他们这代人如果没死,那都老了,怎不令人担忧大唐的未来?
    如果夫子一直在,那么大唐自然没有问题,就算有些问题,也只不过是些池塘里的涟漪,掀不起什么惊天骇浪,然而夫子总有离开的那一天。
    一把黄油纸伞安静地搁在乌黑发亮的木地板上。
    何明池跪在李青山身后,没有看到老师脸上担忧的神情,低声道:“惊神阵牵涉大唐安危,阵眼枢一直由我南门观保管,颜瑟师伯传给宁缺,宁缺师兄却已失踪很长时间,按道理应该拿回来才是,即便为了避嫌,也应该交还陛下,如今依然放在书院里,似乎有些不妥。”
    李青山摇头说道:“既然师兄给了宁缺,书院暂时代管也好,你要记住,虽然我们是道门,但要明白书院对大唐的真正意义。”
    何明池应下。
    李青山转身,看着身前那张棋盘,伸手轻轻将放在棋盘正中央的一颗黑子提走,说道:“和烂柯寺比起来,为师的棋艺普通至极,甚至可以说极为糟糕,不过要说从棋盘上窥天道,我倒有信心与烂柯寺里的僧人比较一二,当年某夜我曾在棋盘上看到一辆堵塞阡陌大道的马车,不知何兆,如今知道那夜正是宁缺悟道之始,那便能隐约明白了些什么,他若死了倒也罢,若不死还真是我大唐的麻烦。”
    何明池明白老师的的意思,若宁缺和冥王之女已死,那么世界便将继续这样平静地向前,若宁缺和冥王之女还活着,那么书院会是怎样的态度?大唐又该如何自处?会不会成为整个世界的敌人?
    李青山看着棋盘沉默了很长时间。
    庭院里的落叶还在滚动,发出簌簌的响声。
    “如果陛下离开的时候,我还没有死,我会站到公主殿下身边,支持李珲圆皇子继位,如果我死了,我希望你也能带着南门观这样做。”
    李青山忽然说道。
    何明池大吃一惊,猛地抬头望向老师。
    大唐皇位由谁继承,在前些年还是没有人敢公开讨论的事情,然而随着御书房里的咳声越来越低沉难受,如今的长安城终于有了这方面的议论。
    然而这句话从李青山的口中说出来,那便与茶铺街头的议论意义完全不同。
    因为这说明,在他看来,陛下的身体就算能撑也撑不了太久了。
    更令何明池感到震惊的是老师所做的选择——大唐朝堂甚至是乡野鄙夫都知道,皇后与国师的关系极好,既然如此,他为什么会选择支持李渔姐弟?
    何明池马上联想到去年夏天,宁缺从清河郡送回长安城的那封信,当时李青山让他把这封信直接交给了公主殿下,于是愈发不解。
    “老师……为什么?”
    他看着李青山怔怔问道。
    李青山看着那颗被自己提到棋盘边角放着的黑色棋子,再次沉默了很长时间,直到庭院里的簌簌声都被秋风揉碎,才声音微沉说道:“因为皇后是魔宗的圣女。”
    大唐皇后是魔宗圣女?何明池被这句话直接震的双膝一软,跌坐在了蒲团上,看着李青山,满脸都是不敢置信的神情。
    李青山有些伤感地自嘲一笑,说道:“很多年前,我答应过陛下,这个秘密一直要保留到坟墓里,然而对于不知道这个秘密的唐人来说,这太不公平。”
    他望向自己最忠心耿耿的弟子,说道:“不要怀疑这件事情的真假,陛下的旧疾连夫子都治不好,便是因为皇后娘娘当年的手段。”
    何明池震惊地轻轻颤抖,根本不敢接话。
    “当然,这些都是过去的事情,都是他们两个人还没有相爱之前的事情,所以我一直很遗憾的就是,为什么总要付出这么多代价,才能明白彼此心意呢?”
    李青山缓声说道:“我相信皇后娘娘不会背叛陛下,书院也相信,所以她才能一直是皇后娘娘,然而陛下死后呢?李渔和珲圆姐弟可不是她亲生的,她那儿子年龄还小,难道要一名魔宗圣女带领我大唐前进?”
    ……
    ……
    除了生死还有老病,对于朝廷官员来说,老病便是他们告退的最好理由,虽然那往往并不是真实的理由。
    天启十七年初春,文渊阁大学士曾静,忽然称病辞官,其时距离王侍臣老学士病逝后他接任还没有到一个月的时间,皇后娘娘再断一臂。
    从此曾静大学士夫妇便闭府不出,有消息说,大学士退后一身轻松,与妻子整日介在府中后园里养花锄草为乐,日子过的很是闲适。
    曾静大学士放下手中的花锄,觉得有些烦热,刚把衣襟敞开一些,被微寒的秋风一激,便忍不住咳嗽起来。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